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是湖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缩影。三大自贸片区、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7个开放口岸、6个综合保税区、9个国家级经开区组成“湖北外贸战队”,带着湖北产业迈出协同式出海的关键一步。
当南非主播马恩拿着骆驼股份(601311)的蓄电池,在跨境电商直播平台喊出“family go go go”,远在大洋彼岸的消费者通过亚马逊美国站快速下单,相隔1万多公里,“湖北产”汽车应急蓄电池迅速完成线上交易。
这样的工作状态,马恩已经持续了半年,通过在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直播带货,实现TikTok账号粉丝突破2万,单条视频播放量近百万,一批批湖北优品通过他的讲解,走向全球。
2024年,湖北省进出口突破7000亿元大关,增长9.6%,增速中部领先。今年1-5月,全省进出口总额为3287.4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高于全国2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83.7亿元,增长36.3%;进口903.7亿元,增长7.4%。湖北外向型经济呈爆发之势。
马恩所在的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隶属于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是湖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缩影。目前,湖北省已形成类型齐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开放平台体系,三大自贸片区、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7个开放口岸、6个综合保税区、9个国家级经开区共同组成“湖北外贸战队”,带着湖北产业迈出协同式出海的关键一步。
作为湖北省连续两年排名首位的重要国有外贸平台企业,长江国贸对全省进出口贸易额贡献接近10%。长江国贸如何打造出湖北外贸产业生态雨林?如何借助全国第一个数字贸易平台——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推动湖北外贸蝶变?支点记者展开了连日采访。
120余家外贸企业入驻产业园
步入东湖高新(600133)区武汉自贸片区内的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全球数字电商产业中心”10个大字书写着园区的外贸发展愿景。
支点记者在外贸产品展厅看到,湖北“外贸尖货”摆放整齐,华工激光的激光打标机,精臣的便携式智能标签机,悟确科技的小型键盘……该园区的产品已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
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总监徐晖介绍,近年来,湖北企业的出海意识提升,华工科技(000988)、骆驼股份、东贝集团(601956)等湖北龙头企业主动出击,围绕海外用户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成为湖北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力量。
在激光设备领域,华工光合敏锐捕捉到欧美DIY文化的盛行,将工业级激光设备改良成家用版本,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在家进行创意制作。
华工光合是华工激光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隶属于“中国激光第一股”华工科技,在温度传感器、光通信器件、激光雕刻相关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市占率均全球领先,旗下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市占率稳居全球前三。
华工光合总经理曹银品向支点记者介绍,发现海外对低成本激光加工产品需求旺盛后,公司加大跨境电商开拓力度,不断调试产品体系,根据海外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防护意识,为海外用户提供更适合的产品。
“在探索海外市场过程中,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给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服务。”曹银品表示,公司发展初期,缺少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借助长江国贸的力量,公司一步步积累跨境电商资源,不仅吸纳了优质人才,团队达到了18人,还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提升了对海外市场的认知,为后续市场开拓提供知识储备。
曹银品笑着说,现在自己每周都会和园区负责人碰面,主动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行业沙龙和大型活动,“园区的活动都是帮助我们拓展资源、挖掘产品潜力的活动,安排很专业。”现在华工光合已经“幼儿园毕业”,进入了“小学阶段”,他也愿意通过活动,将企业摸索出来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商家,实现抱团发展。
据介绍,华工光合在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均设有店铺,公司的激光打标机、切割机、焊接机等小型工业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喜爱,客户也从B端的企业和工厂,延伸到C端的个人用户,已累计服务4000多家企业,累计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近期,华工光合新建2000平方米生产车间,计划进一步加码海外市场。
跨境电商人才缺口问题,在园区不是个例。
为了从制度上解决该问题,徐晖带领团队挖掘武汉高校人才资源,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余所本地高校合作,带领学生进行外贸实操,从商品详情页制作到爆款视频剪辑,从亚马逊开店到直播话术设计,每个环节都在真实账号上操作。
经过培训,最短3个月学生就能掌握跨境电商全流程操作,一批优质的店铺账号脱颖而出。如今,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后,园区每年可为社会输送3000余名跨境电商人才。
产业园还重点关注海外留学生,将其培养成为亚马逊的运营高手。“很多留学生回国后开公司,会继续用中国的供应链卖武汉的产品。”徐晖认为,这些留学生不仅是一个个创业者,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型外贸力量,将成为连接湖北与海外市场的重要纽带。
为此,长江国贸正筹备在南非设置第一个由中国公司设立的跨境电商产业园。“产业园将充分发挥产融结合功能,为南非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创业孵化,激发创业活力。”长江国贸董事长助理、长江商社董事长卞大奎介绍,目前园区正处于选址、装修阶段,预计年内开园运营,届时湖北产品走向非洲市场将更加便捷。
如今,在外贸堵点被一一破解之际,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了120余家中小企业入驻,包括跨境电商企业、国际物流、知识产权合规等各类服务商,亚马逊全球开店武汉办公室等电商平台等,产业园也正向“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目标进发。
当下,全球产业链正在深度调整,传统外贸打法很难破局。湖北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如何在这一轮外贸发展机遇中拔得头筹?
答案是,链式思维。
2024年9月,湖北正式推出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依托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底座,围绕企业对外贸易全要素、全流程提供数智应用场景,聚焦人才培养、贸易拓展、仓储物流等多个板块业务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报关、物流等一站式服务,免费开放各项基础服务功能,以数字技术赋能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由武汉金控长贸集团旗下武汉长贸数字产业有限公司建设运营。
支点记者看到,在该平台上,企业可享受“AI营销”“一键开店”“海外仓储”等综合服务,还可以实现“跨境支付”“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真正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出海服务。
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负责人王飞向支点记者介绍,平台是全国首个数字贸易平台,可以对外贸企业实现全流程赋能,并为鄂企提供海外市场最新信息,帮助挖掘海外市场价值。
“如果入驻企业是一家生产瓶子的厂家,我们可以为其匹配瓶子适合出口的国家,有哪些企业客户需要,他们采购过哪些平台的瓶子,哪些款式的瓶子最为火爆等市场分析数据。”王飞表示,平台已对接亚马逊等16个跨境电商平台,为企业提供“一键卖全球”的跨境电商通道,还可生成湖北外贸企业画像,根据画像,企业可申请“电商贷”等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目前,该平台已成为湖北省重点项目,围绕企业对外贸易建设配套应用超90个,实名注册用户超1900家,累计上传报关单超56万份,涉及进出口规模超4600亿元。
“比如我们要入驻亚马逊的店铺,平台就会为我们匹配相关的货运代理、物流、第三方支付、海外仓储等服务。”武汉行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朱仕尧介绍,以往,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参与的环节,现在全部由平台拉通统筹。线下,园区也会与亚马逊招商经理沟通,推动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一对一交流。由于同处一栋楼,两者可以迅速敲定何时入驻、做什么类目产品等细节问题。
朱仕尧表示,快速高效对接模式下,公司只需要自己搭建好团队,其他的辅助工作全都可以交给平台。去年,公司团队仅4人,今年已发展到20多人,实现营收2000多万元。公司还在平台的牵线下,找到了海外市场受追捧的手持红外热成像产品商家,与高德红外(002414)、海康威视(002415)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预计新产品9月可以上线。
尽管湖北外贸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徐晖看来,湖北外贸还有可纵向深挖的空间,完全可以结合产业优势,走出湖北的独特样本。
她介绍,园区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附近拥有大量的光电企业,产品体系丰富,在全球市场中有一定地位。但因为光电产品单品贵、风险高,光电企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外贸路径。
“我们通过交流发现,除了常规渠道,众筹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它能快速汇聚用户反馈并减少企业风险。”得知这个路径可能走通,徐晖带领团队引入跨境电商众筹平台,在产品未生产时,就帮助企业在国外平台上筹集资金,实现订单式生产。
徐晖认为,众筹模式一方面可以验证产品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国外的KOL进行预热分享,在极客发烧友的不断完善下,优化迭代后的产品再投向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电商平台,可以更快速地获得市场回报。
针对光电企业资金流动问题,徐晖也总结了一套打法。比如,某一款光电产品在海外爆单,企业要快速扩建生产,但因光电产品生产成本高,企业的备货压力大,可以通过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启动供应链金融支持,解决企业爆单的资金压力。
在服务过大大小小的光电外贸企业后,徐晖认为,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逐步摸清光电企业常见的外贸痛点、堵点,湖北外贸产业可以在该产业带上进一步深耕,打造光电产业外贸服务标杆。
“湖北发展外贸,要注意将常规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路径上的区分。”天下城市智库理事长、区域经济专家罗天昊认为,近年来,湖北外贸呈现出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主体增多变强、新兴市场表现亮眼等特点,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出口的高新含量提升,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印刷电路等出口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明显。湖北可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围绕光电子产业出海做深度布局。另外,借助花湖国际机场“空中出海口”、中欧班列等物流优势,湖北也要尽快梳理更多外贸产业特色,制定差异化出海路径,推动产业升级。
龙辉配资-深圳配资门户-正规配资之家门户-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