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至12日,由SNEC组委会、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国能网·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年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及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作为全球首家能源产业价值链网站集群平台,已成功将年会打造为涵盖风、光、储、氢、充五大新能源核心领域的年度盛会,被誉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大会汇聚了全球能源行业的权威机构、顶尖专家学者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探讨行业前沿趋势与技术突破。
中来股份作为光伏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军企业荣幸受邀,通过主题演讲、高端对话、ESG研讨等多维度参与,全面展示了公司在n型技术、材料创新和组件制造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技术破局:重构"提效·降本·保质"三角平衡
在10月11日下午举办的“第十届光伏产业大会”生态竞演环节,泰州中来光电组件研发技术负责人安超直面光伏行业“三角平衡”挑战,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测试案例,揭示了当前组件在轻量化趋势下面临的可靠性危机,并系统展示了中来的创新应对路径。
安超引用行业数据指出,近年来组件为降本采取的措施已对产品可靠性产生实质影响:“组件面积从1.28㎡增至3.1㎡,而边框线重从0.692kg/m降至0.38kg/m,B面高度从50mm压缩至30mm,壁厚从2.5mm减至1.4mm。”这一系列变化直接反映在第三方测试数据中,可以看到组件平均载荷能力、机械载荷测试通过率、边框载荷强度与抗撕裂强度等大幅降低,而且边框折断、撕裂与安装孔撕裂成为主要失效模式。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中来“御风组件”通过双梁型合金钢边框实现了结构性突破。该边框采用锌铝镁合金镀层与高强合金钢基材,创造性地运用“无0T(180°对折)”结构,充分发挥钢材的回弹特性,有效缓冲组件压力。测试数据显示,其强度达到传统铝边框的3倍,抗撕裂性能提升78%,且无需改动现有组件生产设备与安装方式,实现了高适配性与高可靠性的统一。
在材料层面,中来自主研发的透明网格背板通过一层网格实现双重功效:在电池片间隙增加的反射网格涂层可将入射光二次反射,提升组件功率10W以上;同时通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合金材料实现紫外长效阻隔,使组件成功通过500kWh/m 紫外辐照加严测试,为解决topcon电池与背板封装后的功率衰减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
验证环节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御风组件在静态载荷测试中达到正面8100Pa/背面3200Pa的承载能力,并通过±1000Pa动态载荷10000次循环测试;在风洞测试中成功抵御60m/s风速,相当于17级飓风;在2024年“摩羯”、2025年“桦加沙”超强台风过境后的实地考察中,使用中来“御风组件”的电站完好无损,展现出卓越的可靠性。
“当行业陷入‘降本必损质’的困境时,我们通过结构与材料的双重创新,让组件在严苛环境下依然保持强劲性能。”安超总结道,“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的重新定义。”
双项殊荣见证中来硬核实力
在本次大会同期举办的"钛能奖·2025年度光伏颁奖典礼"上,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可靠的产品性能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中来股份旗下两家子公司同时摘得殊荣: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光伏电池十大品牌",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获评"优秀光伏材料供应商"。
“钛能奖” 是中国新能源产业最具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年度奖项之一。其评选体系科学严谨,采用五大核心评价标准,并赋予相应权重:创新成果(权重30%)、用户价值(权重20%)、行业影响(权重20%)、商业成长(权重15%)和稳定性(权重15%)
评选过程严格依据企业申报数据、国际能源网数据库及第三方权威数据进行多源交叉验证。此次获奖,不仅体现了中来在光伏电池与封装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协同优势,更是其硬核实力获得行业权威标准高度认可的有力证明。
未来,中来股份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聚焦技术研发与品质提升,持续推动光伏技术进步与产业协同,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来力量。
中来股份是从事太阳能产品研发、制造、电站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8年,2014年成功上市,2022年成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浙能电力的控股子公司。
业务覆盖光伏辅材、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背板出货量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一,且保持终端客户零投诉;中来是国内首批研发并GW级量产n型TOPCon产品的企业;在光伏应用方面,涵盖户用、工商业、集中式电站等场景,集“设计-开发-运营”为一体,实现“光储充”全链路数字化。
中来股份作为“绿色能源深耕者”,成立17年来,始终秉持“少消耗,多发电”的企业使命,用持续的创新突破与高质量制造,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龙辉配资-深圳配资门户-正规配资之家门户-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