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蜀汉的灭亡,很多人会拍桌子骂刘禅昏庸、诸葛亮北伐耗干国力,或者怪刘备夷陵之战冲动。但仔细捋一捋历史线,你会发现真正把蜀汉推下悬崖的,其实是三个被“低估”的狠人——关羽、孟达、刘封。他们的操作,直接让蜀汉从巅峰摔进泥坑,连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一、关羽的“神操作”:荆州三郡咋就没了?
公元219年,蜀汉地盘大到啥程度?北有汉中,东占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还拿下了东三郡(房陵、上庸、西城)。这时候的关羽,坐镇荆州,手握精兵,北可捅曹魏腰眼,东能和孙权勾肩搭背谈分赃。结果呢?这位老兄直接上演了一出“浪翻车”。
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眼看要拿下襄阳,却突然被孙权背后捅刀。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士仁直接投降——荆州三郡瞬间易主。关羽败走麦城,脑袋搬家。你说他是不是太飘了?北伐不守家,还瞧不起盟友孙权,连后方内鬼都没防住。
更致命的是,荆州一丢,蜀汉东大门彻底敞开。原本两路夹击曹魏的战略(汉中+荆州)直接废了,东三郡也成了孤岛,被曹魏和东吴夹在中间当靶子。蜀汉从此只能缩在四川盆地,北伐只剩一条路——诸葛亮后来累死累活出祁山,根子就在这儿!
二、孟达的反水:东三郡咋就白送了?
荆州没了,东三郡的孟达立马慌了。这位老哥是个精明人,出身世家,文采好,但心眼多。他一看关羽凉了,东三郡背靠的蜀汉靠山没了,再一琢磨:朝里罩着他的法正早死了,顶头上司刘封又是个“钢铁直男”,天天跟他不对付……
于是孟达一拍大腿:跳槽!220年,他带着部队投降曹魏,顺手把曹军引进来打东三郡。刘封倒是硬气,可双拳难敌四手,地盘直接丢了。孟达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蜀汉的东线命脉当投名状送了。
东三郡多重要?它卡在汉中和荆州之间,既能配合北伐,又能偷袭东吴。没了它,蜀汉反攻荆州的路线断了,打曹魏也少了一条腿。后来诸葛亮北伐只能死磕陇西,你说憋屈不憋屈?
三、刘封的“硬汉悲剧”:为啥没守住最后防线?
刘封这人,史书说他“刚猛”,翻译过来就是:头铁,情商低。他是刘备的干儿子,打仗勇猛,但政治头脑基本为零。孟达投降时,刘封是东三郡一把手,可他既没安抚孟达,也没及时加固防务。
更离谱的是,孟达反水前写信劝他投降,刘封直接把信撕了——硬气是真硬气,但蠢也是真蠢。等曹魏大军压境,他孤立无援,跑回成都还被刘备赐死。刘备为啥杀他?表面怪他没救关羽,实际是恨他丢地盘还激化矛盾。
刘封的悲剧在于:他以为靠“刚”就能镇住场子,却不懂乱世里生存得靠脑子。他和孟达的关系崩盘,直接让蜀汉丢了翻盘的最后筹码。
四、连锁反应:蜀汉咋就被“锁死”了?
荆州和东三郡一丢,蜀汉彻底成了“笼中虎”。北边,诸葛亮北伐只能走汉中一条路,补给线拉得老长;东边,打东吴得从三峡硬闯,陆逊一把火烧得刘备差点交代在夷陵。
更惨的是外交——孙权拿了荆州,和曹魏勾勾搭搭;蜀汉呢?只能和东吴勉强维持塑料联盟,北伐时还得防着东吴背后搞事。诸葛亮后来五次北伐,次次粮草不继,本质上就是战略空间被压缩到极限了。
所以你说,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北伐失败、刘禅投降……这些事儿背后,早在那哥仨(关羽、孟达、刘封)的操作里就埋了雷。蜀汉的命,从219年巅峰到222年崩盘,也就三年光景。
有时候瞎琢磨:要是关羽别浪,老实守家;孟达别叛,和刘封搭伙经营东三郡;刘封别莽,学学政治手腕……蜀汉会不会有另一条路?嗯,谁知道呢。历史没后悔药,但至少看清一点:再牛的大局,也经不起猪队友连环坑啊!#创作狂飙热血夏天#
龙辉配资-深圳配资门户-正规配资之家门户-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