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施院生 陈天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视觉感应施工精准、全自动“摇臂”快捷高效、智能避障更加安全……8月18日上午,合肥市肥西县,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阳光电源储能装备制造项目现场,一场“机器人总动员”正上演。
地库负二层建设现场,粉色的地面整平机器人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平稳移动,其部件掠过初凝的混凝土面,所过之处变得平整光滑。“别看它个子不大,每小时能轻松完成160平方米的整平工作。”项目工程技术部经理徐成飞手持平板电脑,实时监控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
徐成飞说,按照当前的地库面积计算,传统人工整平需要5人轮班作业,现在1台机器人和1名监护员就能搞定,“在人机配合下,地面整平机器人初凝平整度达正负5毫米,水平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作为地面整平机器人的“上班搭子”,地库抹光机器人工作效率也不低,随着4个合金抹刀在混凝土表面划出一个个同心圆轨迹,350平方米的地坪混凝土抹光作业仅需1小时即可完工。
工地上,喷涂机器人和腻子打磨机器人也忙得不亦乐乎,它们伸长机械臂,像跳舞一样在墙面和天花板间灵活切换。“喷涂机器人综合喷涂效率每小时100平方米,约为人工辊涂的4倍。”徐成飞介绍,腻子打磨机器人施工综合工效为每小时50平方米,是传统人工工效的1.5倍以上。
在该集团多个项目上,有各类施工机器人的身影。
在淮南平圩电厂、淮南洛河电厂等能源项目,搭载红外热成像与AI识别技术的行业级航测无人机,如同空中“鹰眼”,对工地安全进行航拍巡检;在蒲圻百万电厂、甘肃张掖电厂等能源项目,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效率的焊接机器人已是“老员工”,可以在封闭或危险环境中作业;浙江南浔大象酒店项目、阳光电源项目等项目应用了实测实量机器人,打造全流程智慧化、高精度、数值化测量体系。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技术与数智部负责人向少杰表示,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作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优势骨干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企业和合肥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企业,一直拥抱新质生产力,培养青年技术人才,引入智能建造机器人,赋能传统建筑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龙辉配资-深圳配资门户-正规配资之家门户-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